最新资讯... |
 |
|
|
·尖子生败下阵 大学毕业生高端外企 |
·极端事件刺激职业人神经 5大绝招 |
·名校与否差别不大 四大亮点冲击传 |
·不赞同先就业后择业:学业不安心单 |
·所学专业知识很少问及 面试遭遇种 |
·中小企业VS大学毕业生谁爱谁些? |
·智商情商胆商一个不能少 外企更看 |
·面对残酷现实 大学生就业先练“北 |
·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联想 |
·高薪是否物有所值 高管薪酬飙升是 |
·广州大公司受热捧小企业遇冷"向左 |
·深度调查:珠三角民工荒的背后 |
·穗数十万家政人员不是“劳动者” |
·数字娱乐遭遇瓶颈 15部委联手化 |
|
|
政策法规... |
 |
|
|
|
|
|
就业新闻... |
 |
|
|
上海扶持大学生创业 孵化创新型企业 |
|
发布时间 :2009-05-20 来源:网友提供 |
又是一年毕业时,“毕业即失业”的压力让很多应届生头痛不已,与其执拗的选择做白领,倒不如加把劲让自己成为头领。正如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所言:“大胆的思想就像向前冲的棋子,它们也许会遭遇挫折,但它们也可能发动一场赢的游戏。” 来自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最新统计显示,2009年的头4个月,上海市又有200多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提出创业申请,这个数字同比增长了近一倍。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正在被加速释放。 “有了充分的支持,创业的勇气大了许多。”上海大学的创业者杨琼这样告诉记者。2008年毕业的她原先一直在就业和创业之间摇摆,一方面,在导师的介绍下已经有了可以联合创业的人脉,另一方面,则是缺乏资金、没有管理运作经验的困难。后来,一位创业的师兄帮助杨琼联系到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,在基金会的指导下,她的创业思路才逐渐明朗起来。从组建团队、创业辅导到完成商业计划书、申请创业基金,基金会提供了全程的跟踪服务,直到最近,杨琼的项目终于通过终极评审,成功落户上海大学创业基地。 其实,杨琼的成功并非孤例,早在去年下半年,上海市政府就开始强调,要通过更好地支持大学生创业,解决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难问题,孵化更多创新型企业。而作为政府支持的“天使基金”,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自然成为各项新举措的试验田。快速调整门槛,改进操作模式后,不仅申报的项目大大增加,而且通过评审的比例也越来越高。 在此之前,想要获得天使基金的青睐却绝非易事。首先,就是对于创业者身份的限制,本科生必须为全日制应届毕业,硕士必须在毕业一年内申请创业,才能获得基金支持;其次,项目要符合高科技的主题,服务业和其他创意类项目很难纳入基金的法眼;再次,严格要求基金融资与自投资金比例为1:1.5,没有基底的创业者也会被天使基金抛弃。就这样,天使基金的光环在大学生创业者面前暗淡了许多。 |
|
|
相关文章... |
 |
|
|
|
|